一周进博声音:第五届进博会各项筹办工作顺利推进
- 文章来源:
- 文章类型: 内容分类: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进博会充分发挥国际采购、投资促进、人文交流、开放合作四大平台作用,推动中国与世界市场相通、产业相融、创新相促、规则相联。进博会的成功举办向世人宣示了中国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信心和决心,赢得了海内外广泛赞誉。
第五届进博会各项筹办工作顺利推进
《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网、光明网、中国新闻网等主流媒体6月21日发文表示,第五届进博会将于今年11月5日至10日举办,目前各项筹备工作稳步推进。企业展签约面积超过规划面积的76%,已签约的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达到260家。新设农作物种业和人工智能等专区,创新孵化专区继续扩围。虹桥论坛将继续发布《世界开放报告2022》和世界开放指数。
《新华每日电讯》6月24日发文《进博会筹备稳步推进,新朋老友“不见不散”》称,浙江省商务厅副厅长陈志成表示,浙江既是进博会的参与者,也是贡献者、受益者。浙江将组建精干的招商引资队伍,组织千人招商队伍进馆洽谈,充分利用好进博会平台做好招商引资。阿根廷驻上海总领事唐路恩表示,进博会体现了中国与全球形成优势互补、平衡互利贸易关系的美好愿景。阿根廷自首届起积极参与进博会,收获颇丰,今年将继续参加进博会国家展和企业展。日本贸易振兴机构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水田贤治表示,希望通过进博会将优质的日本商品、技术和服务带到中国。德国贺利氏大中华区沟通部负责人陈立斌表示,今年年初,贺利氏已签约第五届进博会,证明了企业对进博会这一绝佳展示平台的高度认可。
进博会是我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
进博会是我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新华社、人民网、《光明日报》、求是网等主流媒体6月25日发文《通江达海向未来——沿着总书记的足迹之上海篇》称,举办进博会,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提出、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开放举措。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等跨域合作成果丰硕。
中评社(香港)6月21日发文《彰显中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决心》提及,在今年国内外错综复杂形势下,第五届进博会如期举办有着更加非同寻常的意义。这再度彰显中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决心,向世界展示中国拥抱经济全球化、坚持合作共赢的胸怀和热诚,为后疫情时代的经济全球化回归注入强劲动力。
食品伙伴关系网6月21日发文《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李强视频连线德国科思创首席执行官达成共识》提到,上海市委书记李强日前与德国科思创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施乐文举行视频连线。李强希望双方进一步深化合作,科思创能够继续参与第五届进博会,在这个开放大平台上展示产品、开拓市场。
进博会推动世界各国深化对华互利合作
中国欢迎世界各国积极参加进博会。中美时报网6月20日发文《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总领事黄屏出席费城花展“中国日”活动并致辞》提到,黄屏表示,中美经贸合作互利共赢,给两国和世界人民带来巨大福祉。中国将继续扩大开放,今年将举办第五届进博会,欢迎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国深化对华互利合作,共享发展机遇。
《澳门日报》6月26日发文《疫情下的商机》提及,自2018年以来,柬埔寨企业始终积极参加历届进博会,让优质大米、芒果等特色农产品在进博会上精彩亮相,获得中国消费者喜爱。近日,柬埔寨政府推出了第五届进博会企业商业展特别支持措施,助力更多柬埔寨企业将优质特色产品带入中国市场,为双边务实合作增添新内容。
来源综合自:人民日报、新华每日电讯、光明日报、新华社、央视网、光明网、中国新闻网、人民网、求是网、澳门日报、食品伙伴关系网、中美时报网、中评社(香港)
推荐文章: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商务部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商务部网站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商务部网站”。
2、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转载”、“文章类型:编译”、“文章类型:摘编”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