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重要公告

一周进博声音:第五届进博会各项筹备工作顺利推进,外资企业坚定投资中国市场

  • 文章来源:
  • 文章类型: 内容分类: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进博会自筹办至今走过5年历程,已发展成为与世界共享中国机遇的重要平台。自举办以来,进博会通过推动中国与世界市场相通、产业相融、创新相促、规则相联,正在兑现“办出水平、办出成效、越办越好”的承诺,让中国的大市场成为世界的大机遇,展现了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坚定决心。

第五届进博会将如期举办,各项筹备工作顺利推进

第五届进博会将如期举办。联合早报网(新加坡)6月8日转发澎湃新闻文章《进博会于今年11月5日如期线下举行》称,第五届进博会首次公开参展商与采购商需求,目前已有多项展品(或服务)信息对外公布,许多参加过前四届进博会的采购商,通过邮件、短信等方式获得了精准推送的展品信息。

目前第五届进博会正按照原定计划稳步推进,各项筹备工作进展顺利。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央广网、中国新闻网等主流媒体重点关注6月9日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束珏婷介绍,企业商业展方面,签约面积已超过规划面积的75%,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数量已经超过250家。同时,第五届进博会已正式接受专业观众报名和配套活动申办,人文交流活动、现场服务保障等其他工作正在按计划推进。

《人民日报》、《新华每日电讯》、央视网、国际在线、光明网、中工网等主流媒体6月10日发文《第五届进博会企业参展势头良好》提及,第五届进博会将如期线下举办,目前正加足马力,朝着目标任务推进各项工作。

中国新闻网6月11日发文《加拿大华人企业家理事会成立5周年 中国外交官寄语共享中国机遇》提到,中国驻蒙特利尔总领事陈学明在出席加拿大华人企业家理事会成立5周年纪念会时表示,第五届进博会将于11月在线下举办,欢迎加拿大和魁北克更多优质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积极参加。

进博会发挥国际平台优势,助推完善进口贸易促进机制

《人民日报海外版》6月7日发文《让企业有订单、运得出、赚到钱》提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洪俊杰表示,进博会等展会属于进口贸易促进平台,这些平台的建设能完善进口贸易促进机制,起到“国际客厅”的作用,加强内陆市场与国际市场的交流,也能形成创新示范效应,利于实现货物贸易差异化创新。

进出口银行积极利用进博会等国际平台构建特色对外贸易服务模式。中国金融新闻网6月6日发文《进出口银行出台28条措施 助力稳住经济大盘》提及,进出口银行要利用好进博会等国际平台优势,推出专项金融服务方案,构建特色的对外贸易服务模式。

佛山市政府对参加进博会的企业给予资金支持。星岛环球网(香港)6月8日转载《南方都市报》文章《佛山发布“稳经济73条”,五区“组合拳”再加码》称,佛山市将发挥专项资金的引导拉动作用,对参加进博会的企业给予相应的资金支持,并鼓励企业建立进口贸易集散中心、进口商品展销中心,大力培育进口发展环境。

外资企业坚定投资中国市场,进博会全球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央广网6月9日发文《在沪外资企业推进复工复产 深耕中国市场、持续扩大投资》提及,纽仕兰亚太CEO盛文灏表示,纽仕兰是和进博会,以及中国内需市场一起发展壮大的品牌,公司看重和珍惜中国市场的韧劲,紧抓复工复产机遇,持续投资从新西兰牧场到中国消费者餐桌的全产业链。

首次设立商用车板块是进博会全球影响力进一步扩大的重要标志。《国际商报》6月10日发文《海外商用车加速“驶向”进博会》称,在全球经济持续复苏的“后疫情时代”,商用车市场尤其值得关注。首次设立商用车板块不但是进博会全球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朋友圈”再扩容的重要标志,更是外资企业依然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坚定投资中国的实际行动。

来源综合自:人民日报、新华每日电讯、国际商报、央视网、央广网、人民网、光明网、新华网、中国新闻网、国际在线、中国金融新闻网、联合早报网、星岛环球网、中工网

推荐文章: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商务部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商务部网站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商务部网站”。

2、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转载”、“文章类型:编译”、“文章类型:摘编”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电话:021-968888
传真:021-67008901
地址:上海市盈港东路1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