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重要公告

一周进博声音:3月7日-3月13日

  • 文章来源:
  • 文章类型: 内容分类:

3月7日至3月13日,与进博会相关信息共计19785条。本周,媒体重点关注进博会推动中国与世界共享机遇、进博会发挥溢出带动效应、进博会成功搭建贸易合作平台等信息。

进博会推动中国与世界共享机遇

《经济参考报》3月7日发文《聚焦于“共”,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经济学——习近平经济思想的世界启示述评之五》提到,进博会是由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部署和推动的全球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如今已经连续成功举办四届。进博会已成为中国坚持对外开放、与世界共享机遇的注脚。

《21世纪经济报道》3月7日发文《复旦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孙立坚:增长目标充分体现稳中求进与高质量发展的决心》称,复旦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孙立坚表示,以中国的大城市为窗口,提升中国的消费潜力,并通过进博会以及各类区域经济一体化平台,培育国内消费市场潜力,增加世界分享中国经济增长红利的渠道。

人民网3月10日发文《中国传递信心 世界共享机遇》提及,孟加拉国驻华大使马赫布·乌兹·扎曼表示,几乎所有国家都想把产品出口到中国,而中国也想进口世界各国的产品。特别是疫情之下,每年如期举办进博会难能可贵,这为世界分享中国市场机遇提供了良机。目前中国对孟加拉国97%的输华商品免税待遇已正式实施,这为孟加拉国商品进入中国市场打开了大门。

进博会发挥溢出带动效应

《国际金融报》3月7日发文《虹桥商务区周岁“长势喜人”》称,要充分发挥进博会作为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平台作用,以扩大对外开放深化对内开放,加快打造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同时,放大进博溢出带动效应,加强探索和改革力度,做深做透制度创新的大文章,使大虹桥成为跨国公司进入中国、本土企业走向世界的“桥头堡”。

《人民日报》3月11日发文《代表委员热议“五个必由之路”——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提到,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兆安表示,上海应抓住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建设、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等机遇,放大进博会的溢出效应,为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蹚出新路径。

进博会成功搭建贸易合作平台

《中国政府采购报》3月8日发文《全国两会再次向世界传递中国加强开放与共享的信号》提及,进博会是世界上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大型国家级展会,已连续四年成功举办。进博会不仅为各国公共采购买卖双方搭建了便利的交易平台,还为各国际组织和外国政府搭建了关于公共采购的交流平台。

经济导报网(香港)3月8日发文《携手各方共创后疫情时代美好世界》称,美国中美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苏拉布·古普塔认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成为多边贸易体系的“超级明星”,提供国际公共产品,彰显负责任大国担当。从创造性提出“一带一路”、“全球发展倡议”等多边合作框架,到举办进博会等国家级展会,中国向世界提供越来越多公共产品,丰富多边合作内涵,增强了多边主义生命力。

欧华网(西班牙)3月9日转发《人民日报》文章《外贸外资稳折射中国经济韧性强》提到,外贸外资稳彰显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成色,推进自贸试验区、自由贸易港、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等开放平台建设,举办进博会等国际展会,进一步推动贸易投资便利化自由化改革等一项项开放举措落实落细,稳住了市场主体的预期和信心,为稳外贸、稳外资作出了积极贡献。

推荐文章: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商务部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商务部网站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商务部网站”。

2、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转载”、“文章类型:编译”、“文章类型:摘编”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电话:021-968888
传真:021-67008901
地址:上海市盈港东路168号